「法國出了什麼事?」
「法國出了什麼事?」
「自由,可愛的自由。」這是法國國歌《馬賽曲》的部分歌詞。真的,人人都珍視自由。可是,法國近來發生的事,叫人憂慮自由會漸漸失掉。因此,2000年11月3日星期五,數以萬計的耶和華見證人合力分發了1200萬份「法國出了什麼事?自由會倒退嗎?」單張。
法國的耶和華見證人受到不同的政客和反邪教團體攻擊,至今已有好幾年了。這為個別的見證人、會眾以及全國的見證人造成很大壓力。可是,2000年6月23日,法國的最高行政法院作了一次重大的裁決,確認了31個下級法院就1100宗案件所作的判決。法院同時確認見證人的信仰沒有抵觸法國的法律,他們的王國聚會所也不用納稅,就像其他宗教團體不用納稅一樣。
可是,法國的財政部卻完全不理會法院的裁決,拒絕讓見證人享有法律給予宗教團體的免稅權。財政部向當地1500群會眾徵收百分之60的稅款,不論金錢是見證人還是其他人士捐助的,都要納稅。見證人仍然就這個問題進行法律訴訟。
上文提及的分發單張運動旨在揭露這個矛盾,強調任意徵稅以及有關的草案,最終會威脅全國的宗教自由。忙碌的一天
凌晨2時,有些會眾的見證人早已在火車站、工廠區和機場分發單張。清晨6時,當巴黎人一覺醒來,大約6000名志願人員已準備就緒,向上班的路人分發單張。一個年輕女子說:「你們爭取信仰自由,做得好。事情涉及的並不僅是耶和華見證人。」在馬賽,有超過350個見證人在街上和地鐵站分發單張。不到一個小時,國營電台開始報導這次運動,還請聽眾遇上見證人時,不用驚訝。斯特拉斯堡是歐洲人權法院的所在地,路人在那裡的中央車站耐心排隊,領取單張。一個律師雖然不認同見證人的信仰,卻密切留意我們的事件。他認為我們據理力爭,既合理又重要。
早上8時,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格勒諾布爾市,雖然下著滂沱大雨,有507個見證人在街上分發單張,或把單張放進住戶的信箱裡。汽車司機和電車司機也停下車來,向見證人索取單張,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火車在9時抵達西部城市普瓦捷時,乘客已經在上車地方接過單張了。見證人在德國邊境的米盧斯,分發了4萬份單張。
早上10時,許多會眾已經分發了過半數的單張。整個早上,大部分人都接受單張,有些還跟見證人交談起來。離瑞士邊境約80公里的貝桑松,有個青年看來對聖經感興趣,他想知道上帝為什麼容許人受苦。見證人請他到附近的聚會所交談,他們隨即用《上帝對我們有什麼要求?》冊子開始一個聖經討論。
見證人善用午膳時間,用一兩個小時向人傳道。整個下午,他們繼續分發單張。下午3-4時左右,許多會眾已經把所有單張分發出去。在盛產香檳酒的蘭斯,一些人曾經跟見證人來往或研讀聖經,他們現在很想跟會眾恢復來往。在波爾多,見證人建立了三個家庭聖經研究。在同一個城市,有個見證人到商店買報紙,發現櫃台上放著一些單張。原來店主以前是個見證人,她收到單張後,發覺其中的信息很重要,於是複印單張,自行分發。
在諾曼底的勒阿弗爾,一個新教徒從電台聽到政府要向見證人的捐款徵稅,大感震驚。她後來接受單張,而且稱讚見證人
對不公平待遇敢於發言。晚上7時20分,里昂的新聞報導評論這次運動說:「今天早上,要避開見證人的單張,比避開雨點還要困難。」兩名見證人接受傳媒訪問,解釋運動的原因。一些見證人放工後也參與這次運動,他們向下班的路人分發單張,或把單張放進住戶的信箱裡。晚上11時,在布雷斯特和以瓷器聞名的利摩日,最後收到單張的,也許是從電影院出來的人。見證人把剩餘的單張收集起來,次日早晨繼續分發。
成績理想
一個見證人寫道:「反對者以為可以使我們軟弱下來,結果卻適得其反。」大多數會眾都有超過百分之75的見證人參與當天的活動,有些人用了10,12或14個小時分發單張。法國北部的海姆,有個上夜班的見證人做了通宵的世俗工作後,還從早上5時直到下午3時向人分發單張。在鄰近的德南,有一個會眾在1906年成立,其中75個傳道員在該星期五用了200小時分發單張。甚至惡劣天氣也阻止不了年老力衰的人參與這次運動。例如:在勒芒,有三位超過80歲的年長姊妹用了兩個小時把單張放進住戶的信箱裡。有一個坐輪椅的見證人在火車站向人分發單張。看見好些不活躍的傳道員也參與這次特別運動,叫我們大感鼓舞!
毫無疑問,見證人在這次運動中作了廣泛的見證。各個階層的人都收到單張,他們很少在家裡遇到見證人。許多人覺得這次運動所成就的,並不只是保障見證人的合法權益,也是捍衛法國人的信仰和宗教自由。不少人主動多要幾份單張,好讓他們的同事和親友都可以讀到其中的內容。
法國的耶和華見證人顯揚耶和華的聖名,維護上帝王國的權益,他們實在以此為榮。(彼得前書3:15)見證人衷心盼望能夠「過平靜安寧的生活,凡事敬虔莊重」,他們也希望有更多人跟他們一起讚美天父耶和華。——提摩太前書2:2。
[腳注]
^ 5段 1999年1月,耶和華見證人發起過類似的運動,表示受到宗教歧視。參看《守望台》1999年8月1日刊9頁,以及《2000耶和華見證人年鑑》24-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