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喜樂的大會是基督徒團結的明證

喜樂的大會是基督徒團結的明證

務要站穩,信念堅定

喜樂的大會是基督徒團結的明證

盧述福弟兄含冤入獄約一年後,終於獲釋。當時,他已有五十歲了。他儘管身體不好,仍然歡歡喜喜地到旅館接待弟兄。他殷勤地為基督徒同工搬運行李,領他們到客房去。另外兩個聖經研究者正替這一大群人分配房間,他們二人曾跟盧述福弟兄一起坐牢。他們忙個不了,直到半夜。人人喜氣洋洋。究竟他們要參加什麼集會呢?

當時是1919年,聖經研究者(現今稱為耶和華見證人)剛剛熬過了一段猛烈的迫害時期,開始回復朝氣。1919年9月1日到8日,他們在美國俄亥俄州杉樹角舉行大會,重新激發大家的熱心。大會最後一天有七千人出席,他們留心聆聽盧述福弟兄的演說。他說了這番振奮人心的話「你們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大使。要向人宣告……我們主的榮耀王國!」

耶和華的子民舉行大會,可以追溯到古代以色列人的日子。(出埃及記23:14-17;路加福音2:41-43)在古代的大會裡,他們能夠歡聚一堂,專注於學習上帝的話語。照樣,現代耶和華見證人所舉行的大會,也十分注重屬靈的事。這些充滿歡樂的大會能讓誠懇的人看出,耶和華見證人實在是一群精誠團結的基督徒。

排除萬難,參加大會

現代的基督徒看出,他們能夠從大會獲得屬靈滋養和聖經教誨。他們認為,人要「在上帝的一切旨意上,可以完全站穩,信念堅定」,就一定要參加大會。(歌羅西書4:12)因此,耶和華見證人願意排除萬難,設法參加大會。

對一些人來說,他們要參加大會,就得有信心,克服如山的障礙。例如,在奧地利,一個年老見證人患了糖尿病,每天都要接受胰島素的注射。儘管這樣,她從沒有錯過區務大會任何一天的節目。印度有一個見證人大家庭,生活十分貧困,要參加大會著實很困難。可是,其中一個家人想了個法子解決問題。她說:「為了不錯過大會,我變賣了金耳環做旅費。這樣做是值得的,因為我們能夠享受基督徒的交誼,從而大大增強信心。」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一群未受浸的人決心出席首都的區務大會。他們問村裡一個擁有客車的人,載他們到大會的車費要多少。可是,他們付不起這筆車費。於是,他們跟車主商量,為他修葺廚房,以代替支付車費。結果,他們能夠出席大會,聆聽全部節目。

就算路途遙遠,在決心要參加大會的耶和華見證人看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1978年,波蘭的一個年輕人花了6天時間,騎自行車走了1200公里到法國里爾參加大會。在1997年夏天,兩名見證人從蒙古起程,也走了1200公里的路,遠赴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參加基督徒大會。

溫情洋溢

公正的人不難看出,耶和華見證人的大會在在表明他們確實團結一致,相親相愛。他們同心同德,即使互不相識,也以溫情相待。許多人看到這情景,心裡十分賞識。

澳大利亞最近舉行了一個國際大會。一個外國代表團的導遊跟團員共處了七天後,很想跟他們交往多一會兒。他特別留意到,這些團員相處得十分融洽,彼此團結友愛。他覺得很難相信他們本來是互不相識的。臨別時,他召集全團,稱他們做「弟兄姊妹」,然後向團員道謝。可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激動得哭起來了。

1997年,斯里蘭卡首次舉行一個三語區務大會。大會在一個大運動場舉行,全部節目都同時用英語、僧伽羅語和泰米爾語發表。這個世界的種族關係日趨緊張,但這三群人竟能聚首一堂,自然成為一件矚目的事。一個警察問弟兄:「主持大會的到底是什麼人?是僧伽羅語人?是泰米爾語人?還是說英語的人?」弟兄說:「不是任何一群人,而是我們所有人。」聽了弟兄的回答,警察還是半信半疑。大會最後以禱告結束,三群語言的人齊聲說「阿們」,全場聽眾隨即熱烈鼓掌。此情此景,聽眾實在禁不住熱淚盈眶。喜樂的大會真是基督徒團結的明證!——詩篇133:1 *

[腳注]

^ 14段 參閱《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66-77頁和254-282頁,耶和華見證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