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尋找狹路

尋找狹路

尋找狹路

距今550年前,在布拉格、切爾奇切、維萊莫夫、克拉托維,以及現今構成捷克共和國的一些城鎮裡,有一小群自稱基督徒的人離開了家鄉。他們來到波希米亞東北部的山谷,在昆瓦爾德村一帶居住下來,蓋屋墾田,閱讀聖經。他們為自己這個群體起了個名字,叫做弟兄聯盟。

這群人有農民、貴族、大學生,有富裕的、貧窮的、男的、女的,有孤兒、也有寡婦,背景各異,但志同道合。正如他們寫道:「我們惟獨向神禱告,懇求神在凡事上向我們顯示他偉大的旨意。我們衷誠渴望行他的路。」的確,弟兄聯盟(後稱捷克弟兄會)熱切尋找通往生命的狹路。(馬太福音7:13,14)他們鑽研聖經找到什麼真理呢?他們的信仰跟當時一般人相信的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以從他們學到什麼?

擯棄暴力,決不妥協

15世紀中葉的幾個宗教運動,跟弟兄聯盟的成立大有關係。其中由韋爾多派展開的運動,起源可追溯到12世紀。起初,韋爾多派脫離中歐國家的國教羅馬天主教,不過,後來又重新採納天主教的一些教義。另一個深具影響的派別是追隨胡斯的胡斯派。捷克人大都屬於這個派別,但信徒並不團結。一些信徒致力於社會改革,另一些則利用宗教的名義去達成政治目的。此外,千禧年派、本地和國外的聖經學者對弟兄聯盟也有不少影響。

捷克的聖經學者和改革家海爾奇茨基(約1390~約1460),熟諳韋爾多派和胡斯派的教義。他反對胡斯派用暴力推行宗教改革,也無法容忍韋爾多派經常放棄宗教立場,輕易妥協。海爾奇茨基譴責戰爭罪行,認為基督徒絕不該參與戰事。他又指出,基督徒應該義無反顧地奉行「基督律法的精神」。(加拉太書6:2;馬太福音22:37-39)1440年,海爾奇茨基執筆寫下《信綱》一書,詳述了他倡議的聖經道理。

布拉格的格列高利跟學者海爾奇茨基是同時代的人,年紀比他小。由於深受海爾奇茨基的學說打動,格列高利不再參加胡斯派的運動。1458年,格列高利說服了一些前胡斯派的人離開捷克的家鄉,跟隨他來到昆瓦爾德村,成立了一個新的宗教團體。後來,捷克和德國韋爾多派的一些信徒也來投奔他們。

回顧昔日的活動

從1464年至1467年,這個新成立的宗教團體發展蓬勃,在昆瓦爾德舉行了好幾個宗教會議。他們採納了若干決議,從而確定了宗教運動的方向。所有決議都詳細地記錄下來,輯集成一套叢書,留存至今,稱為《弟兄聯盟公報》。這套叢書巨細無遺地記錄了弟兄聯盟的信仰,讓今人有幸一瞥全貌。書中內容包括信件、演辭,甚至記載了信徒彼此爭辯的始末。

《弟兄聯盟公報》就弟兄聯盟的信仰寫道:「我們通過決議,定立以下的方針:要專心讀經,效法主和眾聖徒的榜樣,沉思默想,培養謙卑、堅忍等美德;我們愛仇敵,向他們行善,祝他們安好,又為他們禱告。」書中還提到,弟兄聯盟成立初期,人人都參與傳道。他們二人一組,婦女們在當地的傳道更為出色。弟兄聯盟絕不出任政治職位,不起誓,不參與軍事活動,也不攜帶武器。

決裂

很可惜,幾十年光景過後,弟兄聯盟開始內訌,不能體現他們名字的意義。對於怎樣實踐他們的理念,各人意見分歧,終於決裂收場。1494年,弟兄聯盟分裂為大派系和小派系。大派系沖淡了他們原本的信念,小派系卻繼續持守堅定的立場,拒絕參政,也不跟世界同流合污。(請看附欄「大派系的去向」)

舉例說,小派系的一個成員寫道:「我們很難期望腳踏兩隻船的人會跟從神,也許偶然一兩次或在小事上,他們會願意奉獻自己和聽從神的吩咐,但在大事上他們就會我行我素。……心意堅定的善心人,則天天背起十字架,跟從主基督行走狹路。我們也要成為他們的一員!」

小派系認為聖靈是神發出的動力,是神的「指頭」。有關耶穌獻出的贖價,他們的理解是:耶穌是完美的人,他犧牲了生命,好購贖亞當所失去的完美生命。他們沒有尊崇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他們認為所有信徒都是祭司,而且無須立誓不婚。他們鼓勵教會所有成員公開傳教,又把不肯悔改的罪人逐出教會。他們絕不參與軍事和政治活動。(請看附欄「小派系相信什麼」)由於小派系貫徹執行《弟兄聯盟公報》中的決議,他們自認是早期弟兄聯盟的正宗傳人。

直言不諱,慘遭迫害

小派系直言抨擊其他宗教,對大派系也不留情面。論到這些宗教,小派系寫道:「嬰孩根本沒有信心,你們卻說必須為嬰孩施洗。這樣的聲稱表明你們跟從了主教狄奧尼西的見解。這個主教受人愚惑,竟大力倡導為嬰兒施洗。……差不多所有傳教士和神學家都贊成這個做法,例如路德、梅蘭希頓、布塞烏斯、科爾溫、希萊斯、布林格……還有大派系,這夥人都是臭味相投。」

這些直言不諱的言論自然觸發了迫害浪潮。1524年,小派系的一個領袖揚·卡倫埃被鞭打並施以烙刑。後來,小派系的三個成員被綁在柱上活活燒死。1550年左右,小派系的最後一個領袖死後,這個派系就逐漸沉寂下來了。

小派系雖然不復存在,但他們的活動卻在中世紀的歐洲宗教史上留下印記。小派系未能驅除年深日久的屬靈黑暗,是因為當日還不是「真確的知識」豐富起來的時候。(但以理書12:4)即使這樣,他們尋找真理的認真態度、無懼反對的堅毅精神,都是值得今天的基督徒深思的。

[第13頁的精選語句]

1500年至1510年發行的60本波希米亞語[捷克語]書本,據說其中50本由弟兄聯盟的成員撰寫

[第11頁的附欄]

大派系的去向

大派系的發展怎樣?小派系絕跡後,大派系沿用弟兄聯盟這個名稱,繼續推行他們的宗教運動,宗教信條最終也修改了不少。16世紀末,弟兄聯盟與源自路德宗的捷克餅酒同領派 * 聯合。雖然這樣,弟兄聯盟的信徒仍不遺餘力地翻譯和出版聖經以及宗教典籍。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早期出版的書籍的扉頁,都印了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語字母。

1620年,羅馬天主教在捷克復得勢力,大派系弟兄聯盟的成員於是紛紛離國,在國外繼續他們的宗教活動。後來,他們被稱為摩拉維亞弟兄會,也就是今天的摩拉維亞教會。(摩拉維亞是捷克境內地區)

[腳注]

^ 23段 餅酒同領派的拉丁語名稱,意思是「向兩方面」。餅酒同領派從胡斯派分離出來,主張在聖餐禮中餅酒同領。這個主張有別於羅馬天主教,因為羅馬天主教的教士在聖餐禮上不會讓世俗信徒領酒。

[第12頁的附欄]

小派系相信什麼

捷克語《弟兄聯盟公報》收錄了15至16世紀小派系所發表的一些聲明。以下引述了小派系領袖們所寫的話,我們從中可以一窺他們奉行的信仰。他們的話主要是對大派系說的。

三位一體 「如果你把聖經從頭至尾讀一遍,也不會讀到神是分為三位、擁有三個位格,而每個位格又各有自己的名字。這純粹是人構想出來的理論。」

聖靈 「聖靈是神的指頭,是來自神的恩賜,是安慰人的,是神的力量,是天父按著基督的義行賜給信眾的。在聖經裡,我們從沒有讀到聖靈被稱為神,或被視為一位個體,使徒們也沒有這樣教導人。」

祭司階級 「要不是你們頭上光了頂,手上拿著所謂聖油,你們就跟世俗信徒沒什麼分別了,所以別人尊稱你們為『祭司』是不對的。其實,聖彼得要求所有基督徒都要做祭司,他說:你們要作聖潔的祭司獻上靈祭。(彼得前書2章)」

洗禮 「主基督吩咐使徒到全世界,向受造的眾生,向那些願意相信的人傳揚福音。(馬可福音16章)只有聽從了福音、受了洗的人才可以得救。嬰孩根本沒有信心,你們卻說必須為嬰孩施洗。」

政治中立 「參軍、殺人、拿著武器在街上走,總之早期的弟兄責備的事、視為不潔的事,你們統統看為善行。……我們覺得你們和其他的導師,對以下的聖經預言只有片面的了解,經文說:他要折斷弓上的火箭,折斷刀劍、盾牌以及爭戰的兵器。(詩篇75篇[即《和合本》76篇])聖經其他部分也說: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主的知識要充滿遍地。(以賽亞書11章)」

傳福音 「我們留意到,婦女幫助了很多人歸信,主教和所有教士都及不上她們。現在,教士都守在自己的教區裡,在分配的房子養尊處優。這簡直是大錯特錯!你們要到全世界去……向受造眾生傳福音。」

[第10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德國

波蘭

捷克共和國

波希米亞

易北河

布拉格

維塔瓦河

克拉托維

切爾奇切

昆瓦爾德

維萊莫夫

摩拉維亞

多瑙河

[第10,11頁的圖片]

左:海爾奇茨基;下:《信綱》其中一頁

[第11頁的圖片]

布拉格的格列高利

[第13頁的圖片鳴謝]

所有圖像:S laskavým svolením knihovny Národního muzea v Praze, C̆es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