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小小的犧牲,大大的福分

小小的犧牲,大大的福分

人物生平

小小的犧牲,大大的福分

喬治·阿爾安和妻子安妮自述

我們做夢也沒想到,會把「老師」說成「老鼠」;年過六十了還去學新的語言,嘗試跟東方人交談,在千奇百怪的方塊字森林裡摸索。儘管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正是我和妻子安妮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經歷。現在讓我們來說說,小小的犧牲怎樣帶來大大的福分。

我生在一個亞美尼亞家庭,是亞美尼亞教會的信徒,安妮是天主教徒。1950年,我們結為夫婦,雙方都得在信仰上讓步。當時我27歲,安妮24歲。我在美國新澤西州澤西城有家乾洗店,經營近四年了。婚後,我們就住在乾洗店樓上的公寓裡。

1955年,我們在新澤西州米德爾敦買下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有三個臥室。由於新的家距離乾洗店約60公里,我每天很晚才到家,每週工作六天。那個時候,耶和華見證人不時到我的店來,給我介紹聖經書刊,我跟他們的聯繫就只有這麼一點點。我倒真愛看他們的書,愛不釋手。雖然我把精神時間幾乎全放在生意上,但還是逐漸對聖經建立起深深的尊重。

後來,我得知守望台社開設的WBBR電台經常播出聖經演講,正好能在往返乾洗店途中收聽。我每天都留心聽,興趣越來越濃,最後主動邀請見證人上門探訪。1957年11月,喬治·布蘭頓到我家來,跟我開始了聖經討論。

敬拜真神,一家同心

安妮喜歡我學聖經嗎?不如讓她自己來說說吧。

「起初,我反對得很厲害。每次喬治學聖經,我都想辦法搗亂。結果一連八個月,喬治只好到別的地方學聖經。一到星期日,他就到王國聚會所去聚會。他只有這麼一天假,還跑去聚會,我看出他是認真的。不過,他依然是個好丈夫、好爸爸,甚至比以前還要好。於是,我的態度也慢慢改變了。其實,我在家裡打掃時,也會趁沒人看見,拿起喬治放在茶几上的《警醒!》來看。有時候,喬治也會挑些《警醒!》文章念給我聽,內容大多是創造奇觀,不是直接談宗教教義的。

「一天晚上,喬治出去跟布蘭頓弟兄學聖經了。我隨手拿起床邊小桌上的一本刊物,是兩歲的小喬治放在那裡的。這本刊物談到死人的希望。由於外婆剛去世,我特別沮喪,所以儘管很累,還是打開刊物來看。我很快就看出死亡的真相:聖經說死人毫無知覺,不會受苦,將來有復活的希望。我茅塞頓開,越看越興奮,身子越坐越直,邊看邊劃下要點,要等喬治回來給他看。

「喬治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人就是我。他離家時,我反對他學聖經;現在我竟然跟他大談聖經真理,說個不停。那天晚上,我們一直談到深夜。喬治向我解釋上帝對地球定下的旨意。我問他可不可以在家裡學聖經,好讓我也能參加。

「後來,布蘭頓弟兄建議我們讓孩子也加入學習。可是我們認為他們年紀太小了,只有兩歲和四歲。布蘭頓弟兄於是請我們讀讀申命記31:12,經文說:『你要召集民眾,就是男女和孩童,……讓他們聽,讓他們學習』。我們採納了他的建議,還讓孩子在研讀期間回答問題。我們全家一起準備課文找答案,但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說。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一點一點地把真理刻在心上了。我們很感激布蘭頓弟兄,他的好建議使我們一家在靈性上不斷進步。」

有犧牲,才有收穫

儘管我們一家人都開始學習聖經,可是新問題又來了。由於乾洗店離家很遠,我每天晚上九點才到家。因此,除了星期日的聚會,週中其他聚會我都沒法參加。那個時候,安妮已參加所有聚會,而且進步很快。我很想進步,也很想主持家庭研讀,在靈性上強化家人。我知道要達成心願,就必須作出犧牲,於是決定縮短乾洗店的營業時間,認為就算失掉一些顧客也值得。

這個決定帶來了理想的結果。每週,我們一家都參加會眾的五個聚會,也同樣重視家庭研讀,稱之為「第六個」聚會。家庭研讀定在每週星期三晚上八點舉行。有時,我們吃完晚飯,收拾好碗碟,會打趣地說:「是時候參加『聚會』了!」偶爾我回家晚了,安妮會先開始,我一到家就接手主持討論。

另外,我們能一家同心,靈性健壯,也跟一起討論每日經文有很大的關係。起初,由於人人起床時間不一樣,安排起來並不容易。後來經過商量,我們決定大家在早上六點半一起吃早餐,討論當天經文。這個常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兩個孩子長大後能靈性成熟,投身伯特利服務,跟這個安排很有關係。

犧牲越多,服務機會越多

1962年我獻身受浸後,就把經營了21年的生意賣掉,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找了一份工作。這樣,我就能夠多點跟家人一起事奉耶和華了。結果,耶和華所賜的福分也源源不絕。我們的目標是整家人都投身全時服務。20世紀70年代初,大兒子愛德華高中畢業後成為先驅,我們朝這個目標邁出了第一步。不久,小兒子也開始全時傳道工作,接著安妮也成了先驅。他們有說不完的傳道經歷,令我大受激勵。我們於是一起商量可以怎樣簡化生活,好達到家庭的目標。最後,我們決定把房子賣掉。那幢房子是我們心愛的安樂窩,我們住了18年,孩子都在那裡長大。雖然我們有點捨不得,但耶和華賜給我們的福分卻更多。

1972年和1974年,愛德華和喬治先後被邀請到伯特利服務。我和安妮雖然捨不得,但我們沒有老在想:「他們要是能留在我們身邊,成家立室,生兒育女,那多好!」剛相反,我們認為兩個兒子能在伯特利為耶和華服務,很值得高興。 *箴言23:15正好道出了我們的心聲:「我兒,要是你心存智慧,我的心就很歡喜。」

開始特別先驅工作

愛德華和喬治到伯特利服務以後,我和安妮繼續先驅的工作。1975年,我們被邀請到伊利諾伊州克林頓郡做特別先驅,在一個沒分配給任何會眾的地區工作,叫我們又驚又喜!可是,接受這個邀請意味著我們要離開新澤西州,離開親友,也不能常到紐約探望兩個兒子了。儘管這樣,我們把這個任務看成耶和華交給我們的工作,就欣然接受了。結果,小小的犧牲帶來了大大的福分。

在新地區工作了幾個月後,我們就開始在伊利諾伊州卡萊爾的一個社區會堂裡舉行聚會了。不過,我們更希望能找到固定的地方作聚會所。後來,經當地一個弟兄和他妻子介紹,我們租下了一間小屋。我們把小屋連同戶外洗手間打掃一番,小屋就成了小小的聚會所。還記得,有一匹馬對我們的聚會特別好奇,常常從窗外探頭進來,要看個究竟!

過了一段日子,卡萊爾會眾正式成立。我們出過一點力,感到很榮幸。有一對年輕的先驅夫婦,史提夫·湯普森和妻子卡琳萊,曾經跟我們一起工作。幾年後,他們在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受訓,然後被派到東非服務,專責探訪當地的會眾。

不久,參加聚會的人越來越多,小屋裡也越來越擠。我們迫切需要一個面積較大的聚會所。這時,最初找到小屋的那對夫婦再次幫忙。他們找到一幢可以改裝為王國聚會所的房子,就買了下來。幾年後,弟兄們在卡萊爾蓋了一幢新的王國聚會所,我有幸在那裡發表呈獻禮演講,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那些日子是我們人生中美好的一頁,是耶和華所賜的福。

新地區,新體驗

1979年,我們被派到新澤西州的哈里森服務,一去幾乎就是十二年。其間,我們教一個華裔婦人學習聖經,因而接觸到很多華人,建立了不少聖經研究。由於那裡華人家庭和留學生特別多,有人鼓勵我們學學漢語。雖然我們每天都得抽時間學漢語,但能幫助區內的華人認識聖經真理,實在是賞心樂事。

在學漢語的日子裡,我們鬧過不少笑話。有一次,安妮本想說自己是聖經「老師」,卻說成是聖經「老鼠」,因為「師」和「鼠」的發音很類似。那個住戶笑著說:「進來吧。我還是第一次跟聖經老鼠聊天哩。」要學好漢語,談何容易!

不久,我們被派到新澤西州另一個地區,繼續在華人社區傳道。後來我們被邀請搬到馬薩諸塞省的波士頓,在成立了三年的漢語小組裡工作。我們有幸在這個地區工作了七年,看到波士頓漢語會眾在2003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不禁欣喜雀躍。

甘願犧牲,福杯滿溢

瑪拉基書3:10記載,耶和華籲請他的子民獻上各樣祭物,看他會怎樣把福分傾注下來,直到他們一無所缺。當年我放棄很不錯的生意,賣掉心愛的房子,也作了其他的犧牲。可是,跟上帝所賜的福分相比,這些犧牲根本算不了什麼。

耶和華傾注的福分數之不盡,多而又多!看見兩個兒子熱愛真理,自己有幸參與救己救人的全時服務,親身體驗耶和華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感到心滿意足。小小的犧牲確實帶來了大大的福分!

[腳注]

^ 20段 目前,愛德華和妻子康妮在帕特森教育中心服務,喬治和妻子格蕾斯在布魯克林工作。

[第25頁的圖片]

1991年,安妮跟喬治·布蘭頓和妻子路薏絲的合影

[第26頁的圖片]

卡萊爾王國聚會所,已於1983年6月4日舉行呈獻禮

[第27頁的圖片]

跟新近成立的波士頓漢語會眾合影

[第28頁的圖片]

跟愛德華、康妮、喬治和格蕾斯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