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信心推使你採取行動嗎?

信心推使你採取行動嗎?

信心推使你採取行動嗎?

一個軍官深信耶穌能使他癱瘓的奴隸痊癒。但也許自覺不配,或者由於自己是個外邦人,軍官沒有請耶穌去他的家,而是請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去見耶穌,說:「先生,要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其實你只要說句話,就可以治好我的僕人了。」耶穌看出,軍官相信他甚至不用到奴隸跟前也能施行醫治,於是對跟隨的群眾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有信心的人,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馬太福音8:5-10;路加福音7:1-10

這件事使我們留意到關於信心的一個重點:真正的信心並不僅是心裡相信就行了,還要有行動來支持。聖經執筆者雅各說:「如果信心沒有行動,這種信心就是死的。」(雅各書2:17)為了更了解這節經文的含義,我們來考慮一個實際的事例,說明如果信心沒有行動,會導致什麼後果。

公元前1513年,以色列人跟耶和華上帝締結律法之約。摩西是這個約的居間人,他代表上帝對以色列人說:「你們如果切實聽從我所說的話,謹守我所立的約,就必在萬民中成為……聖潔的國族。」(出埃及記19:3-6)以色列人能否保持聖潔,有賴於他們是否聽從耶和華的話。

多個世紀之後,以色列人開始專注研究律法,而非遵行律法的原則。艾爾弗雷德·埃德希姆在《彌賽亞耶穌的生活和時代》一書中說:「[拉比]猶太宗教領袖早已認定,研究律法比遵行律法更重要。」

誠然,上帝確曾吩咐古代以色列人要勤懇鑽研他的誡命。上帝說:「今天我吩咐你的這些話,你要記在心上,也要反覆教導兒女,無論在家還是走路,躺下還是起來,都要教導他們。」(申命記6:6,7)那麼,耶和華是否希望人研究律法,過於按律法的精神行事呢?我們來看看。

過分專注於研究律法

以色列人以研究律法為首務,並認為這樣做是合情合理的,因為一個猶太傳統相信,上帝每天都花三個小時研究律法。因此你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猶太人會想:「連上帝都經常研究律法,他在地上的子民不是更該全力這樣做嗎?」

到公元1世紀,拉比們由於過度專注於分析和詮釋律法,思想已經完全扭曲了。耶穌說:「抄經士和法利賽派……只會說不會做。他們捆起沉重的擔子,放在人的肩膀上,自己卻不肯動一個指頭去移開那些重擔。」(馬太福音23:2-4)這些偽善的宗教領袖定出無數的規條,強加在人民身上,卻為自己製造藉口,不去遵行那些規定。另外,他們只是專注於研究律法的條文,而漠視了「律法上更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慈悲、忠信」。(馬太福音23:16-24

抄經士和法利賽派聲稱維護律法,卻一心試圖確立自己的正義標準,結果反而違反了律法。這是多大的諷刺!有多個世紀,他們一直為律法的遣詞用字和細枝末節而爭論不休,但這樣做並未能使他們更親近上帝。他們的情況就像保羅當日,有些人因為高談「虛妄言談」,以及「偽稱『知識』的矛盾論調」而偏離了信仰。(提摩太前書6:20,21)無休止地鑽研律法的條文,還造成另一個嚴重的後果:那些宗教領袖未能養成真正的信心,推使他們採取相應的行動。

有知識而無信心

猶太宗教領袖的想法跟上帝的看法相比,實在有天淵之別!以色列人快要進入應許之地前,摩西對他們說:「我今天警告你們的一切話,你們要用心聽從,好吩咐你們的子孫留心遵行這套律法的一切誡命」。(申命記32:46)顯然,上帝的子民不僅要用心研究律法,也要遵行律法的誡命。

然而,以色列人三番五次對耶和華不忠。他們沒有採取正義的行動,反而「不信從[上帝],也不聽從他的話」。(申命記9:23;士師記2:15,16;歷代志下24:18,19;耶利米書25:4-7)最後,以色列人對上帝的不忠達到極點,竟然拒絕接受耶穌為彌賽亞。(約翰福音19:14-16)結果,耶和華上帝也棄絕了以色列國族,轉而恩待外邦人。(使徒行傳13:46

因此,我們務要當心,免得行事跟以色列人一樣,以為單靠知識而無需表現信心就可以崇拜耶和華了。換句話說,我們研究聖經,不該只是為了增加聖經知識。聖經的確切知識只有打動我們的內心,才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良好的影響。假設我們學習園藝知識,卻從不動手種花種草,學習園藝又有什麼意義呢?就算我們懂得很多關於料理花園的知識,但沒有撒種,就不會有任何收穫。同樣,我們研究聖經,了解上帝的要求之後,還必須讓真理的種子在心裡生根發芽,推使我們按上帝的要求而行。(馬太福音13:3-9,19-23

「要實踐神聖的話語」

使徒保羅說:「先要聽見信息才能強化信心」。(羅馬書10:17)可見,人要得著永生,就得按部就班:首先要聽上帝的話語,然後培養信心。那就是說,要對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具有信心。沒錯,僅是說句「我相信上帝和基督」是不夠的。

耶穌敦促門徒,要用相應的行動表現出真正的信心:「你們不斷多結果實,表明自己是我的門徒,我的父親就因此得榮耀了。」(約翰福音15:8)後來,耶穌的同母異父弟弟雅各說:「要實踐神聖的話語,不要單單聽了就算」。(雅各書1:22)那麼,我們要做些什麼,才是實踐上帝的話語呢?看看耶穌的言行,就能知曉了。他的一言一行處處向我們表明要採取什麼行動,才能令上帝喜悅。

耶穌在地上時,努力推廣王國事務,榮耀上帝的聖名。(約翰福音17:4-8)他怎樣著手呢?很多人也許會想到耶穌施行奇跡,治好病人和殘疾人。但馬太福音清楚說明,耶穌的主要工作是什麼:「耶穌出發周遊各城各村,在會堂裡教導人,傳講王國的好消息」。請留意,耶穌傳道時,並不是只對鄰近一些相識的朋友和鄉里偶爾談論一下王國,而是竭盡全力,用所有可能的方式去接觸人,向「加利利全境」的人傳道。(馬太福音4:23,24;9:35

耶穌也教導門徒從事同樣的工作,幫助別人成為他的門徒。耶穌為他們樹立典範,好讓他們效法。(彼得前書2:21)耶穌告訴他的忠心門徒:「你們要去,使所有國族的人做我的門徒,奉父親、兒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我吩咐你們的一切,都要教導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

不可否認的是,參與傳道工作會遇到很多困難。耶穌曾說:「我差你們去,像把羊羔送進狼群裡。」(路加福音10:3)我們遇到反對時,自然的反應是退縮,以免經歷不必要的憂慮和痛苦。耶穌被捕的那個晚上,使徒們的反應就是這樣。他們被恐懼壓倒,全都逃跑了。當晚較後時間,彼得還三次不認耶穌。(馬太福音26:56,69-75

除此之外,使徒保羅也曾說他要大大奮鬥,才能傳講好消息,這也許會令你感到意外。保羅在寫給帖撒羅尼迦會眾的信中說:「靠著我們的上帝放開膽量,大大奮鬥,向你們講論上帝的好消息。」(帖撒羅尼迦前書2:1,2

保羅和其他使徒能夠克服恐懼心理,放膽向人傳講上帝的王國,你也一定能夠這樣做。怎樣才能做到呢?最要緊的是依靠耶和華。只要我們全心信靠耶和華,信心就會推使我們採取行動,遵行他的旨意。(使徒行傳4:17-20;5:18,27-29

出於信心的行動帶來獎賞

耶和華十分留意我們為了事奉他而付出的努力。無論我們生病還是感到疲累,或缺乏自信心而憂慮不安時,耶和華都非常了解我們的感受。我們經濟狀況不佳、健康不良或感到抑鬱灰心時,耶和華對我們的處境都瞭如指掌。(歷代志下16:9;彼得前書3:12

儘管我們有很多弱點,要面對很多困難,但我們仍然採取行動,表現出真正的信心,耶和華必然感到十分欣慰!耶和華通過給我們的應許,向我們明確表示,他對忠於他的人關懷備至,感情深厚。使徒保羅在聖靈啟示下寫道:「上帝是正義的,必不忘記你們所做的工作和你們為他的名所顯的愛心,就是你們從前服事聖民,現在仍然服事他們。」(希伯來書6:10

聖經說,耶和華是「信實的上帝,大公無私」,「他必獎賞懇切尋求他的人」。(申命記32:4;希伯來書11:6)你可以相信,這些話是千真萬確的。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姊妹回憶說:「我父親在成家之前,做了十年全時傳道員。我很喜歡聽他講述耶和華如何照顧他的生活所需。有很多次,他用剩下的最後一點錢買汽油,好出去傳道。當他回家時,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食物放在門口。」

除了供給我們物質的需要,耶和華也在感情和靈性上扶持我們。「他是慈悲的父親,也是賜一切安慰的上帝。」(哥林多後書1:3)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多年來忍受了很多考驗,她說:「全心信賴耶和華令人深感安慰。你遭遇逆境時,就有機會表現對耶和華的信心,並且親自體驗到他怎樣幫助你。」耶和華是「聽禱告的主」,你可以懷著謙卑的態度向他傾訴,深信他必留意你的憂慮。(詩篇65:2

參與屬靈的收割工作,為人帶來很多福分。(馬太福音9:37,38)很多人由於積極向人傳道,結果增進了身心的健康。要是你也這樣做,就會得到同樣的益處。不過,更重要的是,傳道工作能強化我們跟上帝之間的良好關係。(雅各書2:23

堅持行善

上帝有些忠僕由於年老體弱,在傳道工作上心有餘力而不足。他們要是因此推斷自己會令耶和華失望,那就不對了。同樣,人要是由於健康不良、家庭責任或其他因素而無法在傳道上做得更多,也不該認為會令上帝不悅。

請想想,使徒保羅曾「三次懇求主,希望這根刺離開」他。「這根刺」也許是指某個健康上的難題或者其他障礙,使保羅感到力不從心。無論如何,耶和華並沒有應保羅所求,好讓他能從事更多神聖服務。上帝說:「我的分外恩典夠你用了,因為我的力量在人軟弱的時候就顯得完美。」(哥林多後書12:7-10)因此,你可以完全肯定,無論你經歷什麼逆境,天父都非常賞識你在他的工作上所做的任何貢獻。(希伯來書13:15,16

由此可見,仁愛的創造主對我們的要求從不超過我們的能力限度。他只是希望我們盡力而為,採取行動,表現出真正的信心。

[第26頁的圖片]

只是研究律法就夠了嗎?

[第29頁的圖片]

我們的信心要有行動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