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獨一無二——為什麼?
太陽系獨一無二——為什麼?
太陽系在宇宙中的位置是獨一無二的,原因不一而足。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兩條旋臂之間,相對於銀河系其他部分,這區域的恆星數目較少。我們晚上能看見的星,絕大多數都離我們很遠,即使用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觀看,也只能看到一點點星光。那麼,太陽系目前的位置是最理想的嗎?
假如太陽系靠近銀河系的中心,就會被密集的恆星包圍,情況不堪設想。舉個例,地球的軌道也許受到干擾,這大大威脅人類的生存。另外,太陽系可能因穿過氣體雲層而變得過熱,也可能受恆星爆炸所波及,還可能受其他致命輻射所影響。但實際上,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非常恰當,避免了這種種的危險。
太陽具備理想的條件,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它穩定地燃燒著,持久不息,體積不太大,溫度不太高。在銀河系裡,絕大多數恆星都比太陽小得多,不能提供合適的光和適量的熱,也就不能維持類似地球的行星上面的生命。此外,大多數恆星都在引力作用之下跟另一顆或更多顆恆星互繞運轉,但太陽相對來說是獨立的。太陽系要是受兩個或多個太陽的引力影響,太陽系就不可能保持穩定了。
太陽系獨一無二的另一個原因,跟太陽系中體積巨大的外行星(巨行星)的位置有關。 *這些外行星的軌道接近正圓,它們的引力不但沒有干擾內行星(類地行星),反而起了保護作用,因為外行星能吸引威脅內行星的天體,改變它們的軌道。科學家彼得·沃德和唐納德·布朗利在《獨特的地球——為何複雜的生命在宇宙中不常見?》(英語)一書中說:「多虧地球以外有木星等由氣體構成的巨行星,小行星和彗星撞上地球的次數才不致太多。」人們已發現有些天體系統跟太陽系類似,這些系統也有巨行星,但大多數巨行星的運行都威脅著類似地球的較小行星。
月球的作用
從古至今,月亮一直令人神往和讚嘆,是詩人和音樂家的靈感泉源。例如,古代一位希伯來詩人曾描寫月亮,說:「月亮萬世常在,作為天上信實的見證。」(詩篇89:37)
月球對地球上的生命有很大影響。一個例子是,月球的引力會造成潮漲潮退。
人們認為潮汐引起海流,而海流又大大影響氣候。月球也有另一個主要功用:它的引力使地球的軸心跟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平面保持一定的傾斜度。專門探討科學的《自然界》週刊(英語)說,如果月亮消失了,地軸的傾斜度就會在一段長時間之內逐漸改變,「跟原來的傾斜度相差0[度]至85[度]」。假如地球的軸心不傾斜,試想想會有什麼後果!我們會失去四季更替所帶來的樂趣,也會有雨水不足的難題。由於地球的軸心傾斜,地球的氣溫才不致過高或過低,我們才能夠生存下去。天文學家雅克·拉斯卡說:「我們享有穩定的氣候,有賴於一件異乎尋常的事:月球的存在。」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由於體積夠大,能讓地球的運轉長期保持穩定。跟其他衛星和其巨行星的體積比例相比,月球和地球的體積比例要大得多呢。
地球的衛星月球還有另一個功用,正如聖經創世記的執筆者所說,月球是夜間的光源。(創世記1:16)
碰巧產生還是設計而成?
為什麼地球能同時具備這麼多有利條件,讓我們不僅能夠活著,還能夠享受生命呢?看來只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所有條件都是碰巧產生的;另一種解釋是,這一切都是憑智慧設計而成的。
幾千年前聖經就指出,宇宙是由一位造物主設計和創造的,他是全能的上帝。如果這是事實,那麼太陽系和地球就不是碰巧具備一切理想條件的,而是上帝刻意設計出來的。造物主賜給我們一份「記錄」,說明他怎樣逐步使地球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這份「記錄」儘管在大約3500年前已經寫下來,但其中涉及宇宙過去發生的事跟科學家的看法基本一致。這也許令你感到驚訝。讓我們讀讀聖經的創世記,看看這份「記錄」。
創世記關於創造的記載
「最初,上帝創造了天地。」(創世記1:1)聖經這第一句話說的是,無論是構成宇宙的億萬星系,還是太陽系和當中的地球,都是上帝創造的。聖經說,有一段時期,地球的表面「混沌蒼茫」,既沒有大塊的陸地, 也沒有肥沃的地土。雖然如此,經文接著強調地球上有水,說上帝發出的動力「運行在水面上」。科學家認為,行星要能維持其上的生命,就必須有大量的水,這是最重要的條件。(創世記1:2)
行星表面的水要維持液體狀態,行星跟太陽的距離就必須適中。研究行星的科學家安德魯·英格索爾說:「火星太冷,金星太熱,地球的溫度則恰到好處。」此外,植物需要充足的光才能生長。值得留意的是,聖經的記載談到在地球受造的早期,水蒸氣構成的幽暗雲層覆蓋在海洋上,如同襁褓裹著嬰兒,上帝卻使陽光得以穿透這些雲層。(約伯記38:4,9;創世記1:3-5)
創世記接下來的經文說,造物主創造了「天空」。(創世記1:6-8)天空充滿各種氣體,這些氣體構成地球的大氣層。
聖經接著說,上帝令地球混沌的表面發生變化,使陸地得以形成。(創世記1:9,10)顯然,上帝令地殼屈曲移動,結果形成深溝,陸地也從海洋中升起。(詩篇104:6-8)
在地球歷史上的某個時候,上帝創造了海洋中的微小海藻。這些能自我繁殖的單細胞生物吸收太陽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製造養料,同時釋放氧氣到大氣層中。這個奇妙的過程在第三個創造階段加速進行,因為在這個階段,上帝創造了植物,地面最後長滿了植物。這樣,大氣層中的氧含量增加了,人和動物也就能通過呼吸維持生命了。(創世記1:11,12)
為了使土地變得肥沃,造物主創造了土壤中各種各樣的微生物。(耶利米書51:15)這些微小的生物分解已死的東西,使植物生長所需的元素得以循環再用。土壤中有些特別的細菌,能夠使空氣中的氮成為植物可以吸收的重要元素,讓植物生長。平均而言,一把肥沃的土壤也許就包含60億個微生物,這實在令人驚嘆!
創世記1:14-19記述第四個創造階段,說上帝造出太陽、月亮和星辰,乍看起來似乎跟前面的經文不符。但不要忘記,創世記的執筆者摩西描寫上帝創造的過程時,是從人的角度去寫的,就像當時有人在地球上目睹創造過程那樣。顯然,在第四個創造階段,透過地球的大氣層,可以清楚看見日月星辰的輪廓。
創世記談到,海裡的活物在第五個創造階段出現,陸地上的動物和人則在第六個創造階段受造。(創世記1:20-31)
上帝希望人類在地上享受生命
我們從創世記的記載看出,地球上的生命是上帝精心創造的。上帝既然創造我們,自然也希望我們能夠享受生命,對嗎?也許你曾在晴朗的早晨醒來,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感到活著真好;或者你曾在花園散步,欣賞美麗芬芳的花朵;又或者,你曾漫步果園,採摘美味的水果。你之所以能享有這些生活的樂趣,有賴於以下條件:(1)地球上有充足的水;(2)來自太陽的光和熱適中;(3)大氣層中各種氣體的比例恰當;(4)土地肥沃。
火星、金星和太陽系其他行星都不具備上述條件。這一切並不是碰巧產生,而是上帝精心設計,好讓人能夠在地上享受生命的。聖經還說,造物主定意要這個美麗的地球永遠長存。下一篇文章會說明這點。
[腳注]
^ 5段 太陽系的內行星,指的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四個行星。它們的表面由岩石構成,所以又稱為類地行星。太陽系的外行星,指的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主要由氣體構成。
[第6頁的附欄]
「我是個地質學家。如果有人要我向純樸的牧民介紹一下,現代地質學家對地球起源和生物由來的看法,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按照創世記第一章所說的去講。創世記本來就是寫給牧民看的。」——地質學家華萊士·普拉特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有利於天文研究
假設太陽位於銀河系的其他區域,我們就不會這麼清楚地看見星星了。《得天獨厚的地球》(英語)一書說:「太陽系的位置……遠離滿是塵埃、光線過強的區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夠飽覽宇宙,既看到距離較近的星,也觀測得到宇宙深處。」
此外,月球的大小適中,跟地球的距離又恰到好處,所以日食發生時,月球剛好完全遮蔽太陽。這個少有的現象令人驚嘆,也讓天文學家有機會研究太陽。通過研究,他們了解恆星怎麼發光,揭開了這方面的許多奧秘。
[第5頁的圖片]
月球質量大,令地軸的傾斜度得以維持不變
[第7頁的圖片]
地球上要有生命,地球就要具備什麼條件?就是有充足的水、適量的光和熱、肥沃的土地和大氣層的存在
[鳴謝]
地球: Based on NASA Photo; 小麥: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