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我的宗教是我自己選的?還是父母定的?

我的宗教是我自己選的?還是父母定的?

我的宗教是我自己選的?還是父母定的?

在波蘭,耶和華見證人常常聽見人們說:「我一出生就屬於這個宗教,到死也會屬於這個宗教。」這句話意味著,在他們看來,宗教是世代相傳的。在你生活的地方,一般人對宗教也有這個想法嗎?這個想法往往導致什麼結果呢?人們漸漸把宗教看成一些繁文縟節,或只是家族傳統。既然在耶和華見證人當中,有些人從父母或祖父母那裡繼承了寶貴的屬靈產業,他們又會不會這樣看自己的宗教呢?

提摩太受敬虔的母親和外祖母的引導,得以相信真神,愛戴真神。雖然這樣,他並不認為宗教只是家族傳統。提摩太「從嬰兒時期」就認識聖經,隨著時間過去,他也像母親和外祖母一樣,確信基督教是正確的宗教。提摩太是「受勸導去相信」聖經中關於耶穌基督的真理的。(提摩太後書1:5;3:14,15)因此,今天儘管基督徒父母盡力幫助兒女事奉耶和華,但兒女自己也須渴望事奉耶和華才行。(馬可福音8:34

一個人如果希望自己是因為愛耶和華而事奉上帝,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守忠義,他就必須根據有力的證據去推理,好讓自己受到勸導去信服真理才行。這樣,他的信心才能扎根穩固。(以弗所書3:17;歌羅西書2:6,7

兒女該怎樣做

艾伯特 *是在見證人家庭裡長大的,他說:「我一向都認為耶和華見證人奉行正確的宗教。但曾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要按照見證人所教的聖經標準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如果你是個年輕人,你可能也有同感。可是,你可以用心想想,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有什麼價值,然後設法從遵行他的旨意尋得喜樂。(詩篇40:8)艾伯特說:「我於是禱告。起初這樣做並不容易,我不得不強迫自己禱告。但不用多久,我發覺只要盡力做對的事,就能夠受上帝珍視。這一點給我力量去改變自己。」只要你跟耶和華培養親密的關係,就會渴望符合他的標準,做他喜悅的事。(詩篇25:14;雅各書4:8

不妨想想一種你玩過的遊戲或參與過的活動,例如玩棋盤遊戲或做某種運動。假如你不清楚有關規則,或技藝不精,你可能會覺得這種活動令人沉悶。可是,如果你不但清楚有關規則,而且技巧純熟,你不是希望有多些機會參與,甚至製造機會這樣做嗎?關於基督徒的活動,情形也類似。因此,要自願自覺地預習基督徒聚會的資料,並在聚會中積極參與。事實上,無論你是什麼年紀,你的榜樣也能讓別人得到鼓勵!(希伯來書10:24,25

你向別人談論信仰,也應該是出於對上帝的愛而不是出於勉強。要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想告訴別人關於耶和華的事呢?為什麼我應該愛上帝呢?」你需要看出耶和華是一位慈愛的天父。他通過耶利米說:「你們必尋找我,而且找得到,因為你們全心尋求我。」(耶利米書29:13,14)要全心尋求上帝,你該怎樣做呢?雅各布說:「我必須改變想法。雖然我自小就參加聚會和傳道,但我把這些活動只看做例行慣事而已。後來我加深了對耶和華的認識,跟他培養了親密的關係,那時我才能全心全意地按真理生活。」

跟益友良朋交往,大大有助於你在傳道上得到喜樂。上帝啟示人寫下的一句箴言說:「跟智慧人同行,就有智慧;同愚昧人來往,難免吃虧。」(箴言13:20)因此,要結交一些追求屬靈目標、樂於事奉上帝的基督徒。約拉說:「我跟很多有屬靈觀點的年輕人來往,受他們鼓勵。我開始經常傳道,從中得到很大的喜樂。」

父母該怎樣做

約拉說:「我很感激父母教導我認識耶和華。」沒錯,對於兒女會作怎樣的選擇,父母能夠發揮很大的影響力。使徒保羅說:「你們做父親的……只要照耶和華的意思管教[兒女],糾正他們的思想,把他們撫養成人。」(以弗所書6:4)聖經的這個勸告清楚表明,父母灌輸給兒女的應該是耶和華的標準,而不是父母自己的標準。他們不該硬要兒女達到自己的期望。要是父母能夠幫助兒女以遵行耶和華的旨意為人生目標,這會是多麼的美好!

你可以將耶和華的教誨反覆教導兒女,「無論在家還是走路,躺下還是起來,都要教導他們」。(申命記6:6,7)理夏德和埃娃有三個兒子,他們憶述說:「我們一家人常常談論各種形式的全時服務。」結果呢?他們說:「幾個兒子小小年紀就參加傳道訓練班,後來成為傳道員,最終還自己決定受浸。再後來,他們有的做先驅,有的在伯特利服務。」

父母以身作則十分重要。理夏德說:「我們決心避免做雙面人,家裡一副面孔,會眾裡一副面孔。」父母最好問問自己:「兒女從我的生活中留意到什麼呢?他們看出我真的愛耶和華嗎?從我的禱告和研讀常規,兒女能看出我對上帝的愛嗎?我對娛樂、物質和傳道工作的態度,能夠讓兒女看出我深愛上帝嗎?當我談到會眾其他成員時,兒女又看出我愛上帝嗎?」(路加福音6:40)在日常生活中,兒女會觀察你怎樣處事待人,看出你有沒有說一套,做一套。

在養育兒女方面,管教子女至關緊要。可是,上帝的話語吩咐我們要按照每個孩子 的情況,「教養孩童走他 當行的路」。(箴言22:6,《聖經新譯本》)理夏德和埃娃說:「我們安排時間跟孩子個別討論聖經。」當然,父母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需要跟孩子個別討論聖經,但無論如何,對每個孩子,父母都應該分別看待。這意味著,父母需要通情達理,靈活變通。比如說,與其單單告訴兒女某些音樂會敗壞人心,倒不如教導兒女怎樣按照聖經的原則,明智地選擇音樂。

也許你的兒女很清楚你對他們有什麼期望,而且看來也達到了你的期望。可是,你必須打動他們的心才行。要記住,「人心裡的思想好像深處的水,明辨事理的人卻能汲引出來」。(箴言20:5)要明辨事理,察出任何顯示到兒女的心正受到引誘的跡象,並立即 採取行動。要讓兒女知道你關心他們,卻不要語帶譴責;要用適當的問題探明兒女的事,卻不要事事都問個巨細無遺。你的真摯關懷能夠打動兒女的心,成功地幫助他們。

會眾該怎樣做

你們事奉上帝的人能不能幫助會眾中的年輕人,使他們珍視自己所得的屬靈產業呢?雖然教養子女是父母的責任,但會眾的其他成員,尤其是長老,可以幫這些父母一把。如果年輕人的父母有一方不是基督徒,是基督徒的一方就更加需要會眾的幫助。

長老可以怎樣做,幫助年輕人愛戴耶和華,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用和受人賞識呢?馬里烏什是波蘭一群會眾的長老,他說:「長老應該跟年輕人溝通,溝通,多溝通。長老不應該到年輕人出問題時才找他們談談,而應該在其他時候,例如傳道期間、聚會結束後,或在輕鬆的場合,多跟他們聊聊。」不妨問問年輕人,他們覺得會眾怎麼樣。你跟年輕人坦誠地溝通,他們對會眾就更有歸屬感。

如果你是個長老,你熟悉會眾裡的年輕人嗎?上文提過的艾伯特現在已是個長老,他在青少年期間也面對過不同的考驗。他說:「我年輕時需要長老給我個人的牧養。」長老可以給年輕人個人的關注,為他們的屬靈健康禱告。(提摩太後書1:3

年輕人積極參與會眾的活動十分重要,否則他們會很容易專注於世俗的目標。你們年紀較大的基督徒能夠約年輕人一起傳道,與他們建立友誼嗎?要與年輕人一起消遣,為他們營造互信、友愛的氣氛。約拉回憶說:「有一位先驅姊妹很關心我。跟她一起傳道時,我覺得自己是真的想傳道而傳道。這種感覺是我從未有過的。」

你要自己選擇

年輕人,你要問問自己:「我有什麼目標呢?既然我還沒有受浸,我會定下目標受浸嗎?」如果你決定受浸,這應該是因為你深愛耶和華,而不是因為你覺得有義務因循父母的信仰,彷彿是跟從一種家族傳統似的。

願你以耶和華為你的真朋友。願你以真理為至寶。耶和華通過先知以賽亞說:「你不要四顧張望,因為我是你的上帝」。只要你繼續是耶和華的朋友,耶和華就會繼續與你同在。他必定會賜力量給你,「用正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

[腳注]

^ 6段 本文有些人名不是真名。

[第4頁的圖片]

要設法了解兒女心裡的感覺

[第6頁的圖片]

人決定受浸,是因為深愛耶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