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講好消息直到地極
公元1世紀基督徒的生活
傳講好消息直到地極
「第二天,他跟巴拿巴一起離開,到特庇去。他們在特庇城宣揚好消息,幫助好些人成了門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使徒行傳14:20,21)
他深呼吸了一口早晨清涼的空氣,然後穿上那對殘舊的涼鞋,繼續上路。雖然雙腳還是有點疲倦,但今天他仍有很遠的路要走。
在清晨的陽光中,他和同伴走過葡萄園外塵土飛揚的路,穿過橄欖園,再攀上一段陡峭的山路。他們不時遇上其他也在路途中的人。有的是準備下田的農夫,有的是趕著牲口的商人,商人身旁的牲口馱著小山似的貨物,有的就是前往耶路撒冷崇拜上帝的人。無論遇見什麼人,他們都會跟對方交談。他們有什麼目標?就是要遵行耶穌的吩咐,「直到地極」做他的見證人。(使徒行傳1:8)
他們是誰?就是1世紀那些奉差到外地傳道的基督徒,比如使徒保羅和巴拿巴。(使徒行傳14:19-26;15:22)他們都刻苦耐勞、意志堅定。在那個時代,出門遠行是很不容易的事。使徒保羅曾經提及他乘船遠行的經歷,他說自己「遭遇海難三次,一日一夜 在深海漂浮」。陸路也有陸路的危險,例如保羅說他常常歷經「江河的危險」和「強盜的危險」。(哥林多後書11:25-27)
假設你有機會跟那些奉差到外地傳道的人一起遠行,那會是怎樣的滋味呢?你一天能走多遠的路?要帶什麼東西上路?會在哪裡留宿?
陸路 1世紀的羅馬帝國擁有一個龐大的道路網,連接帝國境內的各大城市。羅馬人修建的道路都經過精心設計,而且建得很牢固。這些道路大都寬4.5米(15英尺),路面以石塊鋪蓋,兩旁砌了邊石,每隔一段路都會豎立里程碑。保羅和其他到外地傳道的人走的如果是這樣的路,他們一天約莫可以走30公里(20英里)。
巴勒斯坦的道路就很不一樣了。那裡的路大都十分泥濘,旁邊是田野或很深的山谷,路旁卻沒有欄杆,在這樣的路上走必須格外小心。有時候,路上會有野獸或強盜出沒,有時那裡的路甚至完全不能通行。
基督徒到外地傳道時,他們要帶什麼上路呢?必帶的物品包括:一根用來自衛的手杖(1)、被褥(2)、錢囊(3)、一雙額外的涼鞋(4)、一袋食物(5)、替換的衣服(6)、一個可摺疊的皮製水桶(在路上見到水井就可以用來打水)(7)、盛水的皮袋(8),還有用來放個人物品的大皮包(9),等等。
在旅途中,他們大抵會遇見行商的人,帶著貨物往返於各地的市集。這些商人都有一個好搭檔——驢子。驢子步履穩健,善於行走陡峭而多石的道路,在這方面其他牲口都不能跟牠們媲美。據說,一頭強健的驢子即使背上馱滿貨物,仍能一天走上80公里(50英里)。牛車和馬車的速度就遜色得多,一天只能走8至20公里(5至12英里)。可是,牛的負重能力較高,因此適用於短途的運輸。在路途中,基督徒有時也會遇上一些駱駝
或驢子列隊而行,牠們背上馱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或者見到一個帶著信函或皇帝諭旨的信使騎著快馬飛馳而過,趕著前往帝國境內某個偏遠的地方。晚上,他們可以在路旁搭起一個簡單的帳幕,在裡面睡覺,或者到客店投宿。那時的客店只是一個用四堵牆圍起來的建築,中央有一個院子,院子四周是一些沒有任何家具的房間。客店環境骯髒,毫不舒適,天氣惡劣時,在那裡留宿只比在戶外舒服一點,而且不能保證投宿的人不會被盜賊光顧。因此,在外地傳道的基督徒會盡可能到親友或其他信徒家中住宿。(使徒行傳17:7;羅馬書12:13)
海路 在加利利海,人們會駕駛小船運載人和貨物。船隻有時在近岸的水域行駛,有時就橫渡加利利海。(約翰福音6:1,2,16,17,22-24)在地中海行駛的很多是大船,這些船隻把貨物運往遙遠的商埠,並把另一些貨物運回來。此外,這些大船也運送糧食到羅馬,或把政府官員和信件從一個港口送到另一個港口。
海員駕船,全憑肉眼辨別方向,日間靠觀察陸上景物,晚上就靠觀察星辰。每年5月至9月中,天氣相對穩定,在這些月份出海比較安全。然而,船隻失事仍是常有的事。(使徒行傳27:39-44;哥林多後書11:25)
走海路絕對不比走陸路舒適。在古代,於海上行走的大多是貨船,這類船隻不會那麼顧及乘客的需要。乘客日夜都要留在甲板上,哪怕是在刮風下雨的日子,因為乾燥的船艙早已擺滿貴重的貨物。船上供應的只有食用水,所以乘客必須自備食物。有時候,天氣會十分惡劣。沒完沒了的風暴令海面顛簸不定,這時乘客也許要連續多天飽受暈船之苦。
保羅和其他到外地傳道的基督徒都不怕艱苦,甘願長途跋涉,甚至漂洋過海,為的是把「王國的好消息」傳遍當時所知的世界。(馬太福音24:14)在耶穌吩咐門徒為他作見證後才不過30年,保羅就說好消息已經「傳遍天下受造的眾生」。(歌羅西書1:23)